主持人:大家好!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德包图乡党委书记何亚东同志。
何书记,您好!本次访谈主要是希望您和大家一起聊聊德包图乡2024 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。首先,想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德包图乡2024年做了哪些重点工作。
何亚东:2024年,德包图乡党委、政府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、全乡干部共同努力下,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突出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,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民生工作方面,我乡紧紧围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、以收入为主开展监测工作,紧盯三类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,统筹抓好“点上”精准核查和“面上”全面排查,切实做到“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帮扶”,确保符合条件的农牧户应纳尽纳,应帮尽帮。
种植业方面,2024年,全乡旱作高标准农田种植1.1万亩,小麦种植1.75万亩,燕麦种植4.11万亩,马铃薯种植0.3万亩,豆类及杂粮1.11万亩;经济作物种植0.73万亩;饲草种植1.44万亩。
养殖业方面,2024年全乡稳定肉羊养殖4万只,大小牲畜养殖数量5.4万只,依托龙头企业租赁良繁育肥基地和万只育肥园区起到的带头作用,当前第一批出栏肉羊0.7万只,第二批存栏肉羊1.1万只。
主持人:非常感谢您对2024年工作的详细介绍,那请您谈一下今年以来工作开展的情况。
何亚东:2025年,德包图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,坚持强实体、兴产业,加速壮大产业集群,扎实推进基础民生建设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的成果。重点工作落实在实施好“六个行动”任务目标上。
种植业方面,全面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,守住耕地红线,稳定粮食种植面积,提高粮食作物亩产水平。及早谋划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。借助全县农特产品“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创建”发展势头,抓好产品附加值提升,实现“种得好”“养得好”向“卖得好”“可持续”转变。
养殖业方面,全乡稳定大小牲畜养殖数量5.4万只,其中肉羊养殖4万只。依托龙头企业租赁良繁育肥基地和万只育肥园区的带动,我乡肉羊养殖产业初具规模,初步形成了“农户+基地”的规模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。今年肉羊产业着重从二个方面“破冰”。一是进一步提升突出抓肉羊产业发展的共识,形成全局观念,加强政府、农户、企业项目协作,深化肉羊产业链条。二是改变养殖规模小,产业化程度低的现状,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弥补差距。今年拟计划发展44户肉羊育肥户、养殖7500只肉羊。结合“小规模、大群体”的发展思路“统一规划、统一销售、分户经营、集中服务”推进肉羊产业化进程。三是拟在多罗庆村、建林村投资75万元建设2处晾牛场,进一步推动养殖业发展壮大。
民生保障工作方面,我乡持续在保障民生福祉上下功夫,推动低保、医保、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,切实保障全乡群众基本生活。依托网格化管理、村级公益性岗位、励志超市运作、上访变下访工作机制等,不断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方面,紧盯三类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,确保符合条件的农牧户精准施策,应帮尽帮、应扶尽扶、动态清零。
严格落实《德包图乡“村财乡代管”实施方案》,按照村集体经济“先有预算、后有支出”的原则和“四议两公开”程序实施资金使用,不得无预算、超预算支出。管好用好村集体经济。
开展好北疆文化建设方面,借助裕民文化发源地地理优势和“裕民文化”被列入自治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热度,配套修建裕民村到裕民遗址水泥路,打造特色文旅产业带。挖掘提炼基本特征、丰富内涵、历史底蕴等价值,引导文艺工作者结合当地文化风俗,创造展示德包图良好风貌的作品。
打造光伏旅游景区,结合内蒙古高原草原地貌和灌木林、乔木林防沙等生态治沙措施,建设旅游景点,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运营,提升我乡肉羊、胡麻油、纯粮醋等产业发展、旅游配套、对外宣传的综合能力,鼓励各方面的创新和合作,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文化,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。
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德包图乡以“迎难而上、破局开路”的担当精神,拿出务实管用的新举措、破解难题的真本领、狠抓落实的硬作风,在变局中锚定方向,在挑战中抢抓机遇,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,奋力谱写德包图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!